液體和掃描電鏡真空系統•╃,本就是天敵✘▩◕◕。電鏡的真空系統是服務於電子光路•╃,為電子提供一條“暢通無阻"的大道•╃,而液體在這樣的真空狀態下會快速蒸發•╃,對真空系統帶來巨大威脅•╃,因此•╃,原則上掃描電鏡是不能直接觀察液體或含液體的樣品✘▩◕◕。
但在生命科學領域•╃,含水的樣品實在是數不勝數•╃,放眼其分支植物學₪·☁、動物學₪·☁、微生物學等•╃,也都避不開含水樣品的表徵工作•╃,此外食品科學以及材料科學領域也同樣會面臨含水樣品✘▩◕◕。那麼如何來解決掃描電鏡不能直接觀察含水樣品的矛盾··✘?常用的方式便是對樣品進行乾燥處理•╃,但是乾燥又會面臨處理過程繁瑣•╃,或是樣品結構變形的新矛盾✘▩◕◕。何不返璞歸真•╃,想辦法不讓液體在電鏡中揮發呢··✘?
【飛納電鏡溫度控制樣品杯】直接觀察含水樣品
飛納電鏡給出了便捷的解決方案——溫度控制樣品杯✘▩◕◕。該樣品杯基於珀爾帖效應•╃,降溫極限可低至 -50℃•╃,精度為 ±1.5℃•╃,配合飛納掃描電鏡三倉分離真空設計使用•╃,可實現對含水樣品的掃描電鏡觀察工作✘▩◕◕。

口說無憑•╃,眼見為真•╃,如下是對含水樣品的掃描電鏡成像結果··│:



西瓜(含水率約 94%)


荔枝(含水率約 85%)



黃瓜(含水率約 83%)


菠蘿(含水率約 87%)


葡萄(含水率約 89%)


土豆(含水率約 70%)


乳酪(含水率約 56%)



水凝膠(含水率約 95%)


雪糕(含水率約 60%-90%)
使用飛納電鏡溫控樣品杯觀察含水樣品有哪些優勢··✘?
PART ONE|無需複雜繁瑣的乾燥工藝
使用冷凍乾燥工藝處理的含水樣品進行觀測•╃,非常依賴材料本身結構以及乾燥工藝•╃,若工藝不佳•╃,樣品結構會因乾燥而坍縮•╃,孔隙結構失真•╃,因此乾燥的方式和方法需要實驗積累和摸索•╃,不能一蹴而就•╃,但使用飛納電鏡溫控樣品杯就可以對含水樣品直接觀察•╃,無需對樣品進行乾燥處理✘▩◕◕。
PART TWO|保留樣品原始形貌結構
使用飛納溫控樣品杯將含水樣品在冷凍狀態下直接觀察•╃,避免了不當的乾燥工藝對樣品造成的損傷•╃,可觀察到樣品真實且完整的空間結構•╃,擺脫乾燥處理造成的結構坍塌✘▩◕◕。
PART THREE|操作方便•╃,擺脫一切安全顧慮
溫控樣品杯基於珀爾帖效應制冷•╃,透過控制器不僅可以迅速₪·☁、輕鬆調整溫度•╃,還可以對樣品溫度進行精確的監控•╃,時刻掌握樣品狀態✘▩◕◕。飛納電鏡同時採用真空外迴圈水對製冷器進行冷卻•╃,避免了採用傳統設計的迴圈水洩露造成的電鏡真空腔室“大災難"•╃,大大提升了裝置的安全性•╃,降低了使用門檻✘▩◕◕。